标题:恩师 内容: 恩师我的恩师徐贤信,因病于2021年1月24日,永远的离开了我们,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望着您的遗容,看着您悲痛万分的儿女、家人们,禁不住回想起您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 恩师出生于战乱的年代,(1938年,徐家谱书记载1939年农历12月初5)。 在家排行第四,是我外婆的四弟,我尊舅公。 在那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辛勤的姥祖们养育了您们成长。 四舅公、幺舅公成为了光荣的医务工作者和人民教师。 深谙生活艰辛的四舅公从小就离家求学,开创了自己的人生。 历任仪陇县马鞍镇、日兴镇中心卫生院院长。 舅公人性秉直,爱帮助别人。 在仪陇工作的日子,当时医疗条件差,山区交通及不方便,路途远,步行往返大多都需要一天。 逢场天排队看病的病患很多,舅公常说:患者来一次很不容易,为了能让患者早点看上病,早点吃到药,我们经常不能按时吃饭也不要紧。 日积月累,几十年来,经您治愈的患者数不胜数。 舅公不仅经常在院内培训员工业务,下乡村基层指导工作,还利用业余时间培养了几名爱好医学的年轻人成为了医务人员,更好的发扬医学人员救死扶伤的工作情怀和传承。 超负荷的工作强度、不顾惜自己身体的舅公不幸患上了慢性胃炎、高血压、糖尿病,但是您仍然坚持工作,直到光荣退休。 您的精湛医术、无私奉献,被仪陇的广大群众称赞为仪陇的好医生! 被四川省卫生厅评为:优秀医务工作者。 在舅公严谨的家风精神指导下,您的三个儿女都很快成为国家的优秀工作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为国为民服务。 我放弃了升学的梦想、结束了漂泊打工的流浪,在1993年10月,二舅婆生日那天,有幸见到了四舅公,并被您的医术折服,通过多次的谈话及试学考察,我被选定成舅公的免费医学生学徒。 在12月14日早晨来到了风景秀美的仪陇县日兴镇龙柏山下,开始了我的医学生涯。 在这桃园里,不断收获新知,充实单调的生活。 在这充满希望和生机的日子里,我与舅公每天一起吃饭、学习、生活。 春天里,龙柏山上散步,畅谈生活理想,留下了轻快的脚步。 夏天里,日兴场的小河里,我们摸贝壳、捉鱼虾,洗澡搓背。 秋天去农家收菜、腌菜。 舅公做的咸菜很好吃、又香,每次翻坛抓菜,路过的药厂里的小姐妹、医院的叔叔、嬢嬢们,都夸奖:好吃、太香啦! 川北的日兴,冬天特别冷,舅公有空闲就会多烧几个好吃的菜,来补充热量。 粉蒸肉、红烧河鱼、炖野兔、蒸豆腐、油炸螃蟹~~等美味时刻还令人回味无穷! 饭后茶余,赛象棋、遛山路,给我讲解茫然的人生,指导学习和生活。 在这近3年的学习生活里,有时难免会有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发生,性直的舅公会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解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的哲理。 不知不觉中,我也学到了您不善言辞、不会表达的秉性,生活中帮助了别人,不小心还得罪了人。 这是您我师徒最大的缺陷。 我理解您的情意! 望您海涵晚辈、学生们的是非! 人生的不容易,我知道您心中的痛楚,泪水也在您我眼中流转。 所有的真情都曾付出,爱的牵挂更是一生的遗憾! 我继承了您的衣钵,血管里也同样流淌着您们徐家几分血性。 请所有的亲人、朋友们谅解我们的秉性--善良、直爽! 舅公是我的恩师! 是您引道我走进了医学生涯之路,日兴镇的龙柏山见证了我的成长! 我一个无所事从的毛头小伙,来到这里,通过恩师的施教,学到了医学技艺,拿到了开启生活的钥匙。 回到武胜后,我在舅公的指导下,一边开展业务,一边继续学习,考取了执业医师、执业药师。 我很想带着家人与舅公您一起再去龙柏山上看一看,我们昔日留下的脚印! 今天,只能望着您的遗影,看您跨鹤登仙,请您一路走好! 精益求精的理念,刚正不阿的热情,让我们永远记住了您! 沉痛掉念我的恩师千古! 愚徒、外侄孙:段**2021年1月26日23:03 发布时间:2024-07-29 09:40:14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