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民间故事《古画迷踪》 内容: 一、清道光年间,在保定有一个人叫王识贞,擅长古代书画鉴定和装裱,仿制名画更是一绝,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到了五十岁,王识贞已经是远近闻名的书画鉴定大家,人送外号王神眼。 他开了一家名叫博古斋的古玩店,各地的书画名流时常到他这里聚会。 王神眼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王兴祖,小儿子叫王继祖,俩人差了整整八岁。 大儿子兴祖从十七岁就跟着父亲学买卖,王神眼教了他很多识人相物的手段,又经历了很多挫折历练,一般的古玩能看个八九不离十。 有一天下午,兴祖正靠着柜台昏昏欲睡,突然,一个年轻人走进来。 年轻人穿着很寒酸,白长衫都洗成了灰色,上面还打着好几个补丁,腋下夹着一个鼓鼓的长条包袱。 请问这里可是博古斋? 神眼先生可在? 兴祖一看这个年轻人虽然衣衫破旧,但谈吐不俗,赶紧上前答话:王掌柜正在后堂休息,我是他儿子。 年轻人打量了一下兴祖,下意识地抱紧了怀里的包袱,我是从京城过来的,能不能见一见令尊? 正在此时,王神眼从后堂转了出来,满面带笑地说道:老朽在此,公子有话可当面讲。 年轻人一见,连忙施礼道:不才带了几件古画,请神眼给估个价。 说着打开布包,里面有四五个卷轴。 兴祖帮助年轻人把画摆在条案上,王神眼打开其中一幅打量了一眼,卷了起来,然后又打开了另一幅看了一眼,又卷了起来。 一连看了四幅,都是如此。 兴祖知道这些画价值不高,父亲没什么兴趣。 王神眼打开最后一幅,刚开了不到二尺,兴祖就见父亲眉毛挑了一下,又往下看了二尺,看了好久,王神眼才对年轻人说道:请公子这边说话,兴祖,看茶。 兴祖急忙让下人看茶上来。 两人落座,王神眼问道:敢问公子要价多少? 纹银一百两。 王神眼故意犹豫一下,还价八十两成交,公子拿着钱,千恩万谢走出门去。 王神眼为他雇了车,一直看他走了很远,才回到店中,赶紧回身把店门关上。 兴祖一看父亲回来,赶紧问道:父亲,这是什么画? 王神眼难掩心中喜悦,说道:这是沈周的《秋色图》,真迹无疑,估计是哪个宅门里的不肖子孙,拿到外面换钱的。 这画能值多少钱? 兴祖问道。 多少钱? 王神眼微微一笑,指了指眼前的房子,把这些都算上,再加上这里的东西,乡下的地,我所有的财产,都抵不上这幅画的一个角。 干古玩的,一辈子能见这样一幅真东西,也不枉此生了。 二、日月穿梭,一晃十年过去了,博古斋自从得了这幅名画,买卖越发兴旺了。 王神眼年纪大了,把买卖交给兴祖打理,自己和一些老朋友谈天说地,乐得个清闲。 兴祖得到父亲的真传,打理店面游刃有余,神眼少掌柜的名气渐渐响了起来。 继祖长大了,性子和哥哥不一样,整天花天酒地,驾鹰斗狗,尤其喜欢赌博,常常在赌场一掷千金,输了钱就到柜上来支。 兴祖不好意思不给,时不时告诉父亲,父亲也管不了。 有一次,继祖在外面耍钱,债主打上门来,正赶上王神眼在店里和几个老朋友喝茶品画。 这帮人大闹一场,王神眼被气得吐了血,从此一病不起。 继祖一见惹了祸,吓得不敢回家,只剩下兴祖一个人忙里忙外。 又过了一年多,王神眼的病越来越重。 有一天早晨,兴祖起床后到父亲卧室请安,却发现父亲不在卧室,旁边的书房亮着灯。 兴祖走过去,发现门从里面闩上了。 王神眼在屋里说道:兴祖,以后饭和药送到书房,我有些事情要办,不要打扰。 此后两个月,王神眼整天一个人闷在书房里不出来,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一天傍晚,王神眼突然在书房里叫兴祖,让他把继祖叫回来。 兴祖不敢怠慢,马上到街上一家赌馆找到了继祖。 继祖一听父亲叫他,赶紧回来。 哥俩一进书房,看到王神眼躺在一张卧榻上,身边堆着一大堆东西,有气无力地看着两人。 两人急忙跪倒在地,望着父亲。 王神眼说道:孩子们,我身体不行了,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你们俩性格不合,我死后你们就分家另过吧,家里有些事情我交代一下。 他拿起身旁的几张纸,递给兴祖:这是博古斋和这所房子的房契,你一直都在打理店里的事情,店和房子就都给你了。 他缓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还有乡下的几间房,几十亩地,也都给你罢。 继祖一听家里值钱的东西都给了哥哥,觉得不公平,直起身来刚要说话,王神眼又说道:继祖,你觉得不公平对不对? 别着急王神眼拿起身边的一个包袱说道:你不会经营,博古斋还有乡下的地,给了你也会赔出去。 这包袱里有两幅画,一幅就是咱家最值钱的沈周《秋色图》,兴祖所有的东西都加起来,也抵不上这幅画的十分之一。 等你日子过不下去了,随便一卖,就是一大笔钱。 不过,这幅画太过珍贵,不到山穷水尽千万别动,免得他人惦记另外一幅画是我画的,我一辈子没有教会你鉴赏书画,这是我的一个遗憾,临死前我画了一幅画,你把它挂在家里,平常看看,也算一个念想吧有一句话你要记住,一定要戒赌,否则,多少钱都有花完的一天。 继祖一听把这么值钱的东西留给了自己,大喜过望,一个劲地磕头谢父亲。 王神眼又看看兴祖,拿起另一个包袱说:兴祖,我不担心你,我知道你一定能把店里的事情搞好,但是,你就一个弟弟,不管他做了什么,你还是他的哥哥,有责任管教他、照顾他,记住了吗? 这包袱里是我画的另一幅画,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时时看看。 说完,王神眼意味深长地把手放在兴祖的手上拍了拍,然后两眼一闭,离开了人世。 三、王神眼死后,继祖就从家里搬了出去,为了自在,故意在离老宅很远的地方买了一处房子。 兴祖店里的事情多,来了几趟也就慢慢不来了。 继祖按照父亲的嘱咐,把沈周那幅名画藏好,把父亲画的那幅画挂在卧室里。 那幅画上画了一棵桦树,枝繁叶茂,直冲云天,树枝上落着一只黑色的画眉,侧着头望着远方,似乎在和继祖说话。 继祖每天都看,但也没看出什么门道来。 刚开始,他还记得父亲临终的话,一年多都没去赌钱,日子过得还安稳。 但时间一长,他认识的一些赌友又来找他,三说两说,把他的心思说活了,他又开始赌博。 那些赌友为了放长线钓大鱼,故意让他赢钱,他赢了钱以后,醉生梦死,在赌友的怂恿下,从妓院里赎了一个叫小莲的妓女做老婆。 过了几个月,继祖越赌越大,兴祖听到消息,连忙来劝他不要任性乱为。 继祖此时正在兴头上,根本听不进去。 又过了一年,他把身上所有的钱都输掉了,不仅把原来的房子卖了,还欠了一百多两银子的高利贷,连租房的钱都没有了。 这可怎么办呢? 小莲看继祖穷了,忧心忡忡地问道。 没事儿,这点钱算什么? 咱家有家底儿。 继祖信心满满地说道,对着父亲的画深施一礼:现在我算是山穷水尽了吧? 说着把沈周的画拿出来,用包袱皮一包,夹着出了门。 他怕上别人的当,就来到父亲生前最好的朋友于鹤亭先生店里。 鹤亭先生一看是故人的儿子,连忙殷勤招待。 寒暄已毕,继祖说明来意,把画展开。 鹤亭先生拿出放大镜仔细地看了半天,有些犹豫地说道:世侄啊,我是令尊最好的朋友,有一句话,我不好说出口。 您但说无妨。 继祖的心一下悬了起来。 您这个画不真啊。 什么叫不真? 就是假画。 继祖一听这话,就如同掉到了冰窟窿里一样。 怎么会是假的呢? 他大声说道,这明明是父亲临死前留给我的,我亲手拿回家的,怎么会是假的呢? 鹤亭先生强笑了一下:我不会看错的,不仅是假的,而且是令尊做的假。 怎么可能? 鹤亭先生把放大镜拿起来,放在画的左下角:世侄,你看,令尊是仿古画的高手,如果诚心做假,一般人是根本看不出来的,但他不屑于以假谋财,所以他的假画都会署上名字,你看这树丛之间,是不是有一个贞字? 继祖一看,果然不假,他觉得脑袋嗡嗡作响,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半晌才把画包了起来,失魂落魄地走出门外,鹤亭先生在后面喊他,他也没听见。 回到家里,继祖把今天的遭遇告诉了小莲。 小莲咬牙切齿地说道:这一定是老头和老大串通一气,真画肯定在老大手里,你到官府告老大图谋家财,让他把画还回来。 继祖觉得有理,带着画到县衙把兴祖告了下来,并请来鹤亭先生作证。 县官六十多岁,喜爱书画,和王神眼生前是好朋友,和兴祖关系也很密切。 一看继祖状告兴祖,就让人去请兴祖。 兴祖来到县衙,看到继祖气急败坏,有些摸不着头脑。 县官把兄弟二人和鹤亭先生请到后堂说话,和颜悦色地对继祖说道:我与令兄相熟,相信他的人品,绝不会图谋家产。 令尊为人深沉老练,这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我想和你嗜赌败家也不无关系吧。 继祖一听,肺都气炸了,指着县官的鼻子骂他收了兴祖的赃银,串通一气谋他古画。 县官脸往下一沉,就要命人责打继祖,兴祖连忙从中求情,让县官恕他年少无知。 县官将继祖赶了出去。 继祖来到县衙外,背后有人喊他,原来是鹤亭先生。 鹤亭先生对他说:那天你走得太急,我没来得及说,我一向仰慕令尊的书画,即使是一幅仿作,我也愿意出五百两银子买下。 另外您家里还有没有令尊的画作,我也可以作价买下。 继祖一见来了救星,带着鹤亭先生回到了家,指着那幅画眉图让他看。 鹤亭先生非常喜欢,为了周济继祖,故意高估了价钱,出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下来。 作为长辈,鹤亭先生苦口婆心地告诫继祖一定要戒赌。 四、继祖手里突然有了这么一大笔钱,高高兴兴地回了家,早把鹤亭先生的话扔到了脑后,给小莲留下一百两银子家用,拿着剩下的钱又回了赌场。 正赌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只手拍在他肩头上,回头一看,原来是哥哥兴祖。 兄弟啊,你怎么又来赌钱了? 赶紧跟我回家,我有话说。 继祖挣扎着不回去,最后一拳打在了兴祖的鼻子上,血都淌了下来。 这一拳把兴祖打愣了。 你滚,我没有你这个哥哥! 继祖咬着牙冲着兴祖喊道。 好,说得对。 旁边的赌鬼们也跟着起哄。 兴祖站在原地气得浑身发抖,一跺脚离开了赌场。 继祖又赌了整整一夜,不仅把卖画的钱都输了,连身上的衣服都输了,披着麻袋片,哆哆嗦嗦地回了家。 到家一看,小莲带着那一百两银子和仅剩的一点值钱东西跑了。 继祖看着家中四壁皆空,觉得走投无路,找了根绳子系在房梁上,踩着个凳子准备上吊。 刚把凳子踹倒,就觉得腿被人抱住,然后整个人被放了下来。 他抬眼一看,哥哥兴祖正死死地盯着自己,脸上的血还没有完全擦干净。 继祖喊道:你救我干什么? 都是一个爹养的,你日子越过越好,我就只配有一张假画? 真画还不是你偷走了? 兴祖说道:你还是醒醒吧,要是我拿了画,我还会来救你吗? 我对天发誓,绝没有碰过那幅画。 那就是爹爹偏心,看不上我。 兴祖长叹一声:爹生前对你怎样,你都忘了吗? 你把他气得吐血,他责备过你一句吗? 他为人向来公平,对外人都是这样,难道会对我偏心吗? 继祖觉得哥哥说得有道理。 两个人坐在地上,开始回忆过往的事情。 说到父亲的那幅画时,兴祖突然问道:爹给你的那幅画上画了什么? 继祖简单描述了一下,兴祖皱着眉头想了好久,然后问道:那幅画你卖给了谁? 卖给了鹤亭先生。 走,赶紧把它赎回来。 说罢,拉着继祖就来到了鹤亭先生的店里。 到店里一看,那幅画就挂在店里,鹤亭先生刚吃完早饭,正在赏画。 兴祖赶紧上前施礼,讲明了前因后果,特别说父亲临终前让自己好好照顾弟弟,希望能用大价钱把画赎回来,也算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鹤亭先生很赞赏兴祖的做法,按原价把画卖给了继祖,俩人千恩万谢地回了兴祖的家中。 进家以后,兴祖把门关上,把画拿在手里掂了掂,又展开画对着光看了又看,然后严肃地对继祖说:你对着画磕三个头,算是向父亲赔罪。 继祖不知何意,但还是毕恭毕敬地磕了三个头。 兴祖才对继祖说道:你知道这幅画是什么意思吗? 继祖摇摇头。 画上画了一棵桦树,树叶中间落着一只画眉,这不就是说桦中有画,也就是画中有画吗? 爹爹一定是把那幅沈周的画裱在了他的画后面。 说着,兴祖把画平铺在案上,拿出裱画工具,将画背面打湿,小心地揭开了缎子底衬。 一幅古画出现在继祖眼前,正是沈周的《秋色图》! 兴祖把画揭下来,发现画背后还贴着一条三指宽的字条,正是父亲的笔迹,展开读道:继祖我儿,得见此信,谅汝已山穷水尽。 赌博一事,百害而无一利,虽家有千金,亦顷刻散尽。 予造假画,用心良苦,非此法不能令汝痛改前非。 汝生性愚钝,若无汝兄点醒,万难解我画之真意,睹《秋色图》之真容,汝兄仁厚,宜以父礼敬之;兴祖我儿,汝弟顽劣,望你时时教之。 余生不易,愿兄弟二人冰释前嫌,同心共助。 父字。 继祖听哥哥读完父亲的遗书,良久无语,只是呆呆地看着那张古画。 继祖,你知道那天你打我一拳,说不认我做哥哥,我为什么还要管你吗? 继祖摇摇头。 兴祖拉着继祖来到卧室,指着墙上的另一幅画,说道:爹临终前也给了我一幅画,你看看他画了什么? 继祖抬头一看,画上画着红脸长须的关羽,正在对着黑脸虬髯的张飞说话,正是《三国演义》中古城训弟的场景。 你还记得当年爹给咱俩讲三国,桃园三结义兄弟一心,其利断金的故事吗? 那天你到县衙告我,我气坏了,发誓再认你我就是混蛋,后来回家看了这幅画,就想起了咱爹当年给咱们讲的故事,所以才去赌场找你。 哥哥,你别说了,我错了继祖紧紧地抱住兴祖,二人眼泪流到了一处。 发布时间:2024-07-28 08:30:09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