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关于校园欺凌 内容: 校园欺凌,一种长时间持续的、并对个人心理、身体和言语遭受恶意的攻击,而且因为受害者与施害方之间的权力,体型等不平等因素,而不敢进行有效的反抗。 近年来,校园欺凌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不得不引起学校、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的重视。 校园暴力无处不在,有校园的地方就会有暴力。 21世纪的小孩子崇尚暴力游戏,总以为纹个纹身,叼根烟,没事欺负欺负别人,在大家眼里很酷。 所以产生越来越多的暴力事件,我们会在网络上看到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施暴者不过是一群不到十六岁的小孩子。 他们不懂,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欺凌会给他们的同龄人带来严重的心理伤害,可能一次很小的伤害,却给受害者心里留下无法掩饰的阴影。 上次《奇葩说》有一个话题,如果小孩子被人打了,是该打回去还是该告老师。 其中柏邦妮有一个观点很吸引我:如果我被人欺负了,我该狠狠地打回去。 也许我打不过他,但是我会把他拖着,让他觉得欺负我没有什么可得意的,即使我打不过他,也要和他在泥里打滚。 柏邦妮讲述了她在小时候上体育课被人欺负的事,当时她去告诉体育老师,没想到在老师面前,那个比自己高大的男生比她还要哭得凶,于是老师惩罚了他们。 但是,这并不是结尾,那一年每节体育课,那个男生都会欺负她,导致柏邦妮从小到大都害怕上体育课。 也许,小时候的我们是被欺负的那一个,当别人打我们的时候。 一次两次,我们选择了忍气吞声。 老师告诉我们,大家要好好相处,不能打架。 家长反复说,在学校里,要和大家好好玩,不能打架。 于是,面对突然的拳头,我们手足无措,只能选择忍受。 也或许,我们是欺负人的那一个。 我看见了一个小姑娘特别好玩,可是我跟她说话她都不理我,我打她一下,她也不还手。 慢慢地,我喜欢上了看着她被打得鼻青脸肿的感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欺负她。 也许,施害方只是觉得好玩而已,但他们不知道,那是凌驾在别人痛苦之上的玩闹。 有一天,我和朋友悦悦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她给我讲了一个自己小时候的故事。 十五年前,悦悦还是一个七岁的孩子。 他们班来了一个比她小一点的男孩,男孩很调皮,连老师也管不住他。 男孩爱欺负悦悦,当时的悦悦很瘦小,不爱说话。 男孩不仅自己欺负悦悦,还让全班同学去欺负悦悦。 男孩恶狠狠地告诉悦悦,你要是敢告诉你爸妈,我见你一面打你一次。 莫名其妙丢失的铅笔是悦悦偷的,桌子下面的垃圾是悦悦扔的,每次回去裤子都是湿的,妈妈总会问一句:悦悦,你怎么又尿湿裤子了? 至今,悦悦还能想起他们嘲笑的话语。 悦悦很怕那个男孩子,在学校里受了欺负不敢告诉老师,回家也不敢告诉父母。 就这样过了一个月,他们欺负悦悦的时候,被悦悦的婶婶知道了。 当时悦悦的父母刚好要参加一个亲戚的葬礼,这件事悦悦的班主任也知道了,班主任只是批评了那个男生,用很官方的话当着悦悦父母的面说,你们要关爱同学,不能再欺负悦悦了。 一年级结束后,那个男孩转走了,同学们也不欺负悦悦了。 悦悦像往常一样,笑着说完这个故事。 可是我知道她其实不像表面上那么平静。 后来,我变得更加内向了,有时做梦都会梦见别人都在欺负我。 后来还是会有人欺负我,可是我已经不在乎了,因为我遇到了更加难以启齿的欺辱。 当年小学离我们家一百米,可是每次我走到学校门口都害怕进去。 其实到现在我还是会恨那个男生,他只是被老师批评了几句,而我才是那个受伤最深的。 每当我看见我那群小学同学,我都会想起他们朝我身上撒尿的场景,虽然他们只是帮凶。 直到现在,她还害怕上学,可是我知道她有多么恐惧上学吗? 每次看到有关校园暴力的文章,我都不会点进去看。 这是我第一次对别人说这件事。 我以为这件事我一辈子也不会说出口。 我这辈子最耻辱的事情是在童年,那是我永远不想触及的伤疤。 可是我知道事情远远没有这么简单,当年的事会永远在悦悦心里留下一个疤,这个伤疤不会痒,不会痛,可是它依然存在。 就像悦悦说的那样,他们以为我忘记了,其实我一直都记得。 当遇到校园暴力的时候,很多小孩子会选择去忍让。 他们不敢告诉家人,不敢告诉老师,以致于造成严重的后果。 让我们惊奇的是,那些施暴者不是家长,也不是某个道德沦丧的老师,而是跟他们一样大的同龄人。 而且作案者有可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中国有句话,叫法不责众,当一个人欺负你时,你可以选择跟他单打独斗,即使你们的实力悬殊很大,也要用行动告诉他,你不是好欺负的。 可如果对象是一群人,很多人沉默了。 就算学校经常打架的小混混,也未必能一个人打得过一群人,何况我们这些从来没有打过架的。 所以,当你觉得实力相差过大时,这时候要学会运用智慧去与恶势力为敌。 校园欺凌已经不止是两个小孩打架那么简单了,它是一股新兴的恶势力,你一个人根本解决不了,这时候你应该学会向成年人寻求帮助,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害。 面对校园欺凌,教育部门、学校更不能放松警惕。 学校、教育部门要定期给孩子们做心理疏导,必要时可采用模拟训练,告诉他们校园欺凌的危害性,以及当我们面对相似的事件时,应该怎样规避风险,而不是仅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人之初,性本善。 每一个施暴者在最开始的时候都不是大恶之人,有的仅仅是为了兄弟情谊,却参加了一次欺凌案件,断送自己的前途。 毫无疑问,受害者是最无辜的,他们的伤痛需要时间去安抚。 可是不管怎样,当面对校园欺凌时,不要无所作为,要学会保护自己。 发布时间:2024-07-25 09:37:50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