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科学精神你我谈 内容: 车靠车轮来行动,船靠船帆来航行,而科学探究则靠科学精神来实践。 达尔文说,科学作为探索真理的事业,科学就是整理事实,以便从中得出普遍的规律或结论。 科学精神则是反映科学发展内在要求并体现在科学工作者身上的一种精神状态。 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 我们羡慕伟大的科学家和他们伟大的发明。 但是每一项科学成果都包含着艰辛的劳动,有时还以生命为代价。 那就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 科学精神,从过去到现在,任何科学家的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在那崎岖的小路上努力攀登的人,才有可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 国门之外,伽利略敢于提出问题,积极实践,万有引力定律、惯性定律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 哥白尼坚持到底,坚信真理;《日心说》轰动一时,流传百世。 爱因斯坦善于思考,不懈研究;破译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还有波义耳见微知著,“打破砂锅问到底”发明了酸. 碱的现身符——石蕊试纸……华夏神州,古代文学家. 思想家孔子,对待事物实事求是,不耻下问,博学多才,尊为儒祖。 近代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他指挥修筑京张铁路时,高度负责,一丝不苟,修成了一条坚固牢靠的铁路,以雪百年之辱。 现代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善于发现,独立创新,研究出高产杂交水稻,荣为水稻之父……是什么令科学家们奠定了向科学进军的目标? 是早年那孜孜求学的精神。 著名的真菌植物病理学家邓叔群,年幼好学。 凭着一颗不穷的求学上进心,他方年13便以出色的考试成绩被清华学堂录取。 少年时代的刻苦求学,为他走上科学之路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是什么令科学家对科学探索如此痴迷? 是为科学,为人类甘愿付出一切的坚强意志和默默奉献的精神。 居里夫人在那个破木棚里,既是学者,也是苦工,她以惊的毅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忘我工作,找到了新的元素钋和镭。 为此她付出了自己的一生与健康。 是什么令科学家们敲开了科学大门? 是勇于探索,实事求是,不迷信权威的求实创新精神。 地质学家李四光没有被外国的“权威“结论吓倒,坚持认为我国国土辽阔,天然资源理应非常丰富。 他和勘探队员一起风餐露宿,到可能含有石油、天然气的地区进行调查、勘探,终于找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等一批特大油田,用事实证明了“权威“的结论是错误的。 是什么令科学家流芳百世? 是那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两弹元勋王淦昌为了研制自己国家的原子弹、氢弹,放弃了许多名利双收的好机会,从1961年到1978年,隐姓埋名了17年之久,为增强我国的国防力量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概而言之,科学精神的精髓就是:不耻下问学而不厌,精益求精追根刨底锲而不舍专心至志。 科学精神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领悟到的,而是要一点一滴的去慢慢体味。 科学精神不是想拥有就拥有的,而是要靠少年时代打好基础。 科学精神在我心中如一栋高楼,巍然耸立。 “万丈高楼平地起”,为圆“复兴中国梦”,赶快行动吧!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 文章来源于网络,更多美文尽在文字站! 发布时间:2025-11-19 09:00:05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3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