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城南旧事 内容: 我家在没拆迁前,一直住在古城东南脚,临近古开元寺。 推开窗户就能看到宋朝的瑞光塔。 我们住的是机关大院,那大院其实就是在开元寺的旧址上建起来的。 寺院的老建筑都没了,只剩下建于元朝的藏经楼,还完整地保存着。 现已属省级文物被保护起来了,一般不让进。 (那是个宝贝,整栋建筑全由青砖砌成,上下两层,没用一根钉,没用一根木料。 而且没有中粱。 所以大家都习惯称它无樑殿。)它一直很孤独地守在那里,默默地回忆着往日的辉煌。 那时我没学佛,对它也不怎么关注,但总有一种很神秘的感觉。 后来学佛了,对它有了敬意。 有时走过时,会在那里静静地站一会。 夕阳残红,秋叶飘零,古楼四角的铜铃洒出一阵清音,悦耳而又苍老。 我会走进去,在殿前院子的石墩上盘腿静坐片刻,心在这一刻,静谧而深远。 无樑殿,藏经楼,坐在本该放石莲花的石坐上的我,就这么一起融在晚霞中。 虽然一晃近二十年过去了。 回想那一刻,仍让我陶醉。 我现在明白,当我对这曾经是存放宝典的古楼升起敬意时,阿弥陀佛的慈眼就开始关注我了。 他无限的爱已随着每一缕晚霞住进了我之心! 南无阿弥陀佛啊! 原谅孩子的愚痴! 觉悟的这么晚。 --------------------------------------------------------------------------------------------------------------------------------------------------------------让我对这无樑殿彻底的关心,是在读了印光大师文抄后。 大师文抄里多次提到开元寺里的两尊石佛。 每有人至苏拜访大师时,大师总要劝他们去拜这两尊佛。 (《印光大师永思集续编》里,李智焕写到:余与钟伯廉居士,在师前求授五戒。 蒙师淳淳开示毕。 再指示我等至开元寺礼拜晋时由海上飘来之二尊石佛。 并详示石佛来历。 且说礼拜供养此二尊石佛。 所得功德,与礼拜供养释迦真身舍利一样。)我知道那两尊石佛文革前一直供在楼上。 (我没见过,我婆婆见过,说是坐相,大约一米高)文革中破四旧,被人砸碎后由窗口扔出,就丢在楼后。 有好几年我走过时,确实有几大块青黑色的石料堆在那边。 无人留意。 后来翻造档案馆以后,就见不到这石块了。 我看了文抄后,到处打听这石块的下落,哪怕剩点边角也好。 还委托弘化社的莲友,在弘法师那边开了个介绍信,便于查找。 结果被断定,石块造档案馆时被敲了,当填料了。 呜呼哀哉! 众生福薄佛隐没。 也有人说,石佛的头还在。 是当时圣恩寺的龙种师父偷偷拿了藏到了光福司徒庙。 说庙里造的新佛,头就是石佛的。 我特意去了一次,仔细看了每一尊佛,可也没发现有石佛的迹象。 印光大师很注重事修啊! 大师信佛的威力加被啊! 否则他为何总要信徒去拜石佛呢? 联想到这次栖霞山佛顶骨真身舍利的供奉,又有多少佛弟子向往着去朝拜呢? 开放了一个月,去的还不到三十万。 比起舍利去台湾的盛况,我们不觉得有点难为情吗? 有位莲友参拜后告诉了他人,还被说着相,何处没有佛。 无语佛弟子啊,我们到底信不信佛? 砸碎石佛你觉得痛心吗? 可石佛如果还在,你会去拜吗? 去拜,不就又着相了吗? 我们何时才能低下我们并不高贵的头颅,对佛说一声,对不起,我错了。 如果我们对三千年前曾亲自光临过此地球的释迦本师信不及,又怎能相信十万亿佛国以外的阿弥陀佛呢? 写于2008. 10 发布时间:2025-11-14 09:40:22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2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