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文摘精选《荷塘悦色》 内容: 第一次听到阿克陶这三个字,不知何意,下意识里觉得文雅有韵味,心想,有机会定要向人讨教。 有位朋友告诉我,阿克陶是白山的意思。 白雪覆盖的大山,想象着眼前有座白雪皑皑、一望无际的大山,画面感极强,即便雪山不飞狐,围炉煮酒也很有诗意。 走,去看看我们的荷塘。 同行的女友提议。 我内心嘀咕:哪里比得过南方的荷塘。 高邮的荷塘,不仅是汪曾祺故乡的记忆,还是记忆的故乡,或还在朱自清的散文中。 碍于盛情,我只好顶着太阳伞、戴着墨镜,勉强前往。 这是荷桂交替之际。 南方早已是金桂飘香,而眼前的池塘里还有不少盛开的荷花。 最先目睹荷花娇容的是手机。 巴掌大的手机早已取代了单反相机、长枪短炮。 科技的日新月异,给我及包括我在内的我们带来了便利。 而这种便利的短平快,常让我们斗胆与闪电比速度。 可惜,凡夫俗子的灵与肉,终究只能亦步亦趋,不会走就想跑,摔倒是家常便饭;肉体比灵魂快多时,头破血流也不鲜见! 看荷出神之际,超大的太阳伞之下,一位从头武装到脚的中年女子坐在伞下。 口罩、帽子、头巾把她的面部、头部裹得无缝。 双层手套将手指到手臂裹得严严实实。 不要拍,我这个样子好丑。 中年女子冷不丁来了一句叮嘱。 我笑了,趁她不备,手机留下了她的倩影。 伞的阴影之下的中年女子,忙着清理淤泥、分割藕与莲茎,一边是刚从池塘里捞起来湿漉漉的藕,一边是切割好的半成品。 中年女子并非冷漠,而是忙得顾不上。 我在她身边转了几圈,默默看她劳作。 她读懂了我的善意,和我聊起了天。 哪里人? 我问。 湖北天门人。 女子应道。 九省通衢的湖北人竟跑到祖国版图的西边种藕,这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原来,她以前也在家乡种藕,颇有经验。 今年是到阿克陶种藕的第二年,这里一望无际的池塘都是她家承包的。 再过两天就是十月了,她采藕的进度,还不及三分之一。 她请了几位老乡帮忙,日薪可不低。 夫妻老乡穿着连体的防水服,双腿立在淤泥间,水深及腰,不紧不慢地从淤泥底下掏出藕。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的《爱莲说》说的是莲的特性,长在池塘淤泥间却执意保持圣洁,有点孤傲,也有点高贵。 莲是浮在水面上,藕则在水底下,天天与淤泥混迹。 女子说,将藕与茎分离,用水冲一冲,藕的真面目就暴露了。 秋藕最补人! 女子自言自语,笑嘻嘻说道:这两根最好,留着今晚煲汤。 体己者,明天才能更攒劲。 看着女子乐在其中,我不禁产生疑问。 水乡的人为何选择干旱地区种水生植物? 众所周知,阿克陶地处帕米尔高原、塔里木盆地的西部边缘。 沙漠之缘,丘陵高山环绕,平均海拔1300米以上。 对于生活在绿洲的人而言,有水就有生命,就有了一切。 详细了解后,才长了知识原来,看着阿克陶周边的山不长草木,实际上,其水资源还是相当丰富的。 不过这水非常有个性,属于季节性的冰川融水。 春夏的冰川融水若任其白花花地流走,可惜至极,于是有心人筑堤围塘,养荷种藕。 冰川雪水养的藕更为甘甜、绵糯。 女子说着,似乎在享受晚餐时藕汤的美味。 古代文人对莲的赞美,不只是品格高贵,更多的是日常审美。 水中八仙之一的美誉古已有之。 莲子清心、荷叶清香、藕汤甘醇,莲由上及下全身都是宝,极具养生价值。 《随息居饮食谱》中说,莲藕味甘性平,乃果中灵品。 中医认为,藕有入血分的作用,且能化瘀血。 因此民间有男不离韭,女不离藕的说法。 现代人常说自己劳心劳力,劳心消耗的正是我们的心血。 而莲藕既甘甜补脾,又滋养阴血,可谓心脾两补,特别适合容易失眠的人。 《神农本草经疏》中说莲藕生寒熟温。 生莲藕性偏寒,因此有凉血止血、清胃热的作用,秋季燥热时,吃生藕、喝鲜榨的藕汁最合适;煮熟后的莲藕性偏温,便有了滋养的作用,能益血补心。 眼前采藕的女子深谙养生之道,将冰川藕煲汤,熟藕最适合女性,真可谓荷塘悦色! 发布时间:2025-11-02 08:34:53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