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7本书 内容: 这是一个关于我的故事,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算不上一个故事,而我却想把它写下来,然后释然。 二月中旬,正是2019年里第一个快要结束的假期末稍,我深深的明白着所有厌烦家里的学生都即将回到弥漫着青春的校园,而我呢,不知道还要等多久,不知还要孤单多久。 有时候,不是诺言微不足道,而是现实过于残忍,让人痛苦着直面于现实,微笑着选择去忘记诺言,其实谁都明白,并不是那么开心。 大概,我就是如此。 自从我休学这几个月以来,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浑浑噩噩就不足为过。 简单描述一下,莫不过于整日沉迷于游戏,熬夜,还有做一些我自己都觉得恶心的事情。 那种玩游戏玩到无聊的境界,我想我已经够厌烦了,所以想着去改变一下,比如,我找我同学借了7本书,至于到底是多少本,我记不太清楚,就假使是7本吧,不过这也无关紧要,因为这不是我想写的重点。 因为这几本书,我原谅了我那个同学的冒失,她做了一件如果不是这几本书的缘故,我会拉黑她的可恶的事,另外,因为100快钱的事,我也原谅了她的同谋,同样,不然我会拉黑他! 回归正点吧,这几本书改变了我的认识,或者我以后的人生。 看的第一本书,是苏童写的《滴雨的南方》无论里面的故事,细节,还是文风,我都很喜欢,但我想要突出的是,这本书让我联想到现实,关于人性的思考。 正好碰上元宵节,我陪着爸妈回了老家与爷爷们过了团圆年。 值得说明的是,回老家之前,我妈妈一直说她不想上去,而爸爸坚持要上去,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挤在亲戚的小车里回了去,路上,臃肿的小车活像个还没完全熟透的调皮柚子,不知道风一吹,它就可能会熟透落在地上,不知滚向何方。 回了老家,没我想象中的茫茫雪原,倒是有很大的雾气,笼罩了不大的七庄(老家的地名,传说当时只有七户人家)我烦透了彭水这座小山城的天气,永远都是哭丧着脸,难有机会看到太阳。 傍晚吃晚饭的时候,我回想起书里写的故事,再看看这冷不丁的现实世界,真觉得可笑。 奶奶旁边坐的表弟,我呢,则是面对面跟他们对坐着,奶奶下一秒,下几秒做的事情,我到后来才明白那是做给我看,我们一家人看,他们一家人看的。 奶奶夹了一块羊肉排骨,再表弟半推半就的神情下放在了表弟的碗里,而我呢,空空的只是碗么? 我早早的下了桌,谁都明白,我们分家了,就不再是一家人,亲情原来也是抵不过人性,希望并非如此。 看得第二本书是法国作家马克. 李纬写的《偷影子的人》。 我很喜欢书里的一句话“你偷走了我的影子,无论你去哪里,我都想你”。 这是一本好书,结局很美好,但意外的是,我在我极度伤心的时候读了它,而更意外的是,我现在并不是那么伤心,更多的是一种冷漠,一种对家里人的冷漠。 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刚与爸吵了一架,我承认,我不是一个适合与自己的父亲吵架的人,他只说了两句,我便潸然泪下,而后,我把自己的手机甩给了他,(后来我后悔了)然后,一脚踢开了自己的房门,又重重的关上,躲在被窝里哭泣,这种时候,我多想有人来安慰我,可是我发现我没有手机,只有书,一看到书,我就忍不住想起前面我所说的那件足以让我拉黑他们的事情,然后,掺杂半是生气,半是忧伤,我读了第二本书,但我发誓,读书的时候,我绝对没有带任何与情节不相关的感情,事实上,书对于我的吸引力,大于一切,而里面的故事更让我魂牵梦绕。 我很羡慕会有一个女孩用风筝来告诉你“我想你”,我也很羡慕书里的主人公拥有的不一样的能力。 有时候,我在想,我到底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我遇到的到底都是些什么人,为什么我的预料的事情总是跟现实有那么大的差距。 就在我躲在被窝里哭泣的那一刹那,我真的有一种继续不下去的心痛,还好我挺了过来,并且冷静的告诉自己,这个世界上,还有值得你牵挂的东西。 我自知不再有可能拿回手机,但意外总来的猝不及防,我找到了我的旧手机,经管没有电话卡,屏幕是碎的,但好在家里有wifi,我尝试登了QQ,微信,遗憾的是需要安全验证,不过,文字站陪我度过了下午这一两个小时,我还是决定写一点东西,不然她会担心的,至少这样我也不会太担心她会因为我突然不见而着急,难过吧! 这里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后来我爸在中午饭过后,尝试进我的房间,到房门一开就被我轰出去了,我当时几乎是铆住了劲吼出去的,强忍住没让泪水掉下来,可我的心却早已颤颤巍巍,那一刻,爸爸应该是很痛的,我也应该是很痛的,很想去说声对不起,但是,现在的我,没法跟他们说一句话,我只想安安静静的活着,好好的活下去,我只希望他们别逼我! 我想,我会在接下来的碌碌无为的日子里,读完剩下的书,然后再回学校,再离开这个家。 发布时间:2025-10-11 09:05:38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2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