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竹里馆》原文及翻译(竹里馆注音版古诗) 内容: 竹里馆王维 〔唐代〕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辋川集》、《全唐诗》均有收录【作者简介】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擅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作于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期。 王维早年信奉佛教,思想超脱,加之仕途坎坷,四十岁以后就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诗人将自己的心灵状态和竹林、明月的清幽之感联系在了一起,最终写成了这首诗。 【字词解释】竹里馆:辋(wǎng)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竹里馆。 幽篁(huáng):幽深的竹林。 长啸:聚口成圆形而叫喊。 魏晋名士称吹口哨为啸。 深林:指“幽篁”。 幽深的竹林。 相照:与“独坐”相应,意思是说,左右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原文翻译】我独自闲坐在幽静的竹林里,时而弹琴时而长啸。 密林之中何人知晓我在这里呢? 只有一轮明月静静与我相伴。 【实战演练】这首诗中,哪个字是贯穿全诗的? 答:“独”字贯穿全诗。 “独”既写出了诗人是独自一个人,也表现出了诗人高雅淡泊的境界,所以“独”贯穿全诗。 【诗词赏析】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非常幽静。 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 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三、四两句写自己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能理解。 四句诗合起来,蕴含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 发布时间:2025-10-07 07:16:13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1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