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圆明新园记--品豪情先生之墨竹 内容: 圆明新园记--品豪情先生之墨竹时年丁酉,日属元七,兴致雅来,游于圆明新园。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入园而观,对湖长思。 云落于碧波之上,穿行于山水之间。 丹亭翠阁,移步问天;流影来去,漂浮不定。 尽万物之所欲,随一心之云游。 忽闻鸟声之清幽,疑似墨客之陋堂。 寻声而至,声止楼显。 但看门楣之上,书有先祖遗风;且见两侧楹联,刻以书画传情。 然是豪情先生受邀于此地,弘扬中国书画之博大精深。 入室而观,尤为馨雅,四壁书画,凌而不乱。 观先生之佳作,触学子之心声。 画如书法之飘逸,书如画作之柔情。 书画同源,相得益彰。 择其一二,细细品赏,四时之石竹,形态各异而气质孤傲;线条之柔美,淋漓酣畅而浑然天成。 画竹之精妙,盖在于用笔之传情也。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身刚直而不阿。 画墨竹者常先立其身,单竿竹子,身直而冲天;双竿竹子,浓淡以分明;三竿竹子,交错而不等。 提笔点墨,顺势而挥,用笔犹若写篆,是以节出而断连为妙哉,先生亦是如此。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心虚怀而若谷。 吾观先生之画作,亦有荷竹之相依。 濂溪先生有言,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以入世俗而不染,竹以出红尘而不矫。 荷竹之交融,心志之所向。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节坚强而不屈。 常以竹身湿而不渗,而将竹节勾勒,此间行笔以隶法,多为浓墨而作弧。 竹节之重色,以衬层次之分明;竹节之所在,以彰藕断之丝连。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叶错乱而有序。 墨饱满而不黏稠,运指力而腕如静,笔疾不缓,收缩大胆。 细微之处,常见实进而虚出,长势随时,结构多变。 不尽风采,倾注于笔。 先生笔下之墨竹,竹气傲骨而圣洁。 昔日先生之先祖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表墨竹之不畏逆境,透处世当宁折不屈。 品画亦如品酒,正如先生所言,书画能下酒,泼墨更精神。 正值趣浓,先生迎面而来,含笑对画而侃,亲和而不高傲,朴质却又端庄。 临别之时,合影留念,握手相辞,泪醉心田。 袋鼠先生丁酉年元月七日于珠海 发布时间:2025-10-05 09:36:28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1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