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哲理故事《放风筝》 内容: 明代文学家徐渭在《风筝诗》中写道:江北江南纸鹞齐,线长线短迥高低。 春风自古无凭据,一任骑牛弄笛儿。 诗句把放风筝的情景描绘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徐渭不但写《风筝诗》,更爱放风筝。 有一次,杨柳垂青时节,屋外大家都在放风筝,徐渭放下了纸笔,也拿着风筝出去了,来到不远处的静园,这里已经有很多人在放风筝了。 可是奇怪的是大家都挤在静园的一侧,那密密麻麻的风筝线,似乎随时都可能绞成一团。 徐渭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大家宁可让静园的另一侧空着,却要傻傻地挤在一堆呢? 旁边有很多人看着指指点点,徐渭问这些围观的人,围观的人也说不清楚,不过都说自己上去就不会,等等,嘲笑的意味很浓。 徐渭也感觉好笑,就不问了,他来到中间的空地上,开始放风筝,风筝很快飞起,徐渭开始放线,因为风有些大,徐渭要费力地控制着风筝,不住地后退拉扯风筝,终于,自己的风筝和大家的风筝一样,飞得那么高、那么远。 当徐渭看四周的时候,自己竟然也挤在场子另一侧的人群中,因为,只有在这里,才能有这样的力度,控制住那么高、那么远的风筝。 当我们嘲笑别人无能的时候,其实我们是局外人,当我们也是参与者的时候,才会惊奇地发现,我们是多么无知。 发布时间:2025-10-04 08:46:19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1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