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想起那些失去联系的朋友 内容: 前天忙于帮朋友的孩子报名,不小心把手机放在自行车栏里,结果被人“拿”了。 急忙找一同事的手机拨号过去,没有悬念的已经关机了。 这个时代,拾金不昧的人能评为“道德模范”,更多的人都是见利忘义的庸俗之辈。 模范、道德,能承受住这两个字眼分量的人毕竟太少太少了。 由于手机是在本人所住小区单元楼内“丢”的,所以我煞有介事地写了则“寻物启事”,除了寄托点渺茫的希望之外,还带了点揭丑的快感。 然而,最终难以排解的还是我自己的郁闷——手机不值钱,号码很重要——每次新换手机都要来次信息重组,何况是丢失了手机卡中的信息。 在没有手机的一天内,我感觉到自己被屏蔽了。 自己的信息发不出去,外面的信息接收不到。 我曾经设想的没有通讯工具的了无牵挂的自由生活让我觉得很不适应。 这个时代的信号太多了,每个人都是一个接收器,想逃避它确实很难。 讲得有些玄了。 丢了号码的最具体感受是有些朋友暂时联系不上了。 得等他们给我主动打电话,确认了以后,再储存到那个容量很大的小巧机器里去。 而有的朋友,我知道,或者能很容易地找到他们的地址和联系方式,却已经很久没有主动和他们联系了。 当然,他们也很久没主动和我联系了。 我们曾经都是很知心的同学和朋友。 而现在,我们怎么了。 现代的人都怎么了。 便捷的通讯工具,为什么把人们都疏远了呢? 我们是存了很多手机号码,但是那些号码背后能称得上真正朋友的能有几个? 更多的是酒场、官场、生意场上的“以利而合者”,曾经被孔子称为“小人”之交的庸人们。 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的理解,这个“淡”,不是感情上的淡,而是物质上的淡;不是建立在汲汲于物欲权势追求之上的蝇营狗苟,而是交融着精神和道德认同感的清澈水流。 君子之交者,是“不以利而合者”。 物欲横流的社会,势必催生更多的关系更密切的“以利而合者”。 这不足为奇。 然而,有些良知和精神追求的人,在和“以利而合者”的耳鬓厮磨(这个词不很恰当,但很形象)中,在和他们周旋疲惫了之后,是否感到些微的失落呢? 在酒精的刺激过后,在各自的工具作用发挥完之后,在利益分红之后,你是否有些清醒的失落呢? 没事,静下来的时候,我曾不止一次地自问:你有朋友吗? 以前有吗? 现在还有吗? 躯体可以被屏蔽,我们的心灵也被屏蔽了吗? 现代便利的科技与人性冷漠成正比成立吗? 如果成立的话,我们是否又要怀念鸿雁传书的古典温情了。 对你以为真正的而又长久没联系的朋友主动一次吧。 为你和你的朋友的心灵在沉静的时候不在寂寞。 发布时间:2025-08-26 09:15:09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0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