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那些年,相爱的我们 内容: 那些年,相爱的我们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男子,邀请几位好朋友来家里做客,男子一支接一支地抽烟,他的妻子轻轻地打开窗户,没有说一句话。 有一位朋友便悄悄地问那位妻子,你为什么不阻止他抽烟呢? 你不会不知道抽烟有害健康吧? 妻子笑了笑,说:对他来说,抽烟是快乐的。 如果他能够活八十岁,我宁愿他快乐地生活六十年,而不愿意他不快乐地多活二十年。 这话被那位男子知道了,他下定决心,很快便戒掉了烟。 朋友得知,便问他,你烟瘾这么大,为什么这么容易便戒掉了? 他回答,有这么好的老婆,我没有理由选择少活二十年。 听到这个故事后,大多数人都会羡慕这一对相爱着的人吧女人温存体贴,男人善解人意。 却很少有谁真正审视过自己拥有的爱,以为远在天边的,让你感动的是别人的爱情,可自己的爱呢? 爱又是什么呢? 爱,是心灵与心灵的相知,它可以不要太多的语言来粉饰。 真正相爱的人,会毫不计较地为情感付出,唯一的期盼只是对方的疼惜;真正相爱的人,会处处时时牵挂着对方,给他(她)以关怀体贴;真正相爱的人,彼此对对方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心领神会,那份相知的默契胜却一切物质带来的欢悦。 爱,因为忠诚而专一,因为专一而醉人,因为醉人而无私,因为无私而纯洁。 古往今来,相爱的人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令世人感慨,总想着也这样做一回主角,渴盼觅得知音与自己相伴一生。 即便悲剧收场至少有过一场刻骨铭心的爱,也就无憾此生。 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呢? 就是遇到了,不懂得珍惜,也会失之交臂。 爱,是一种平等的相处,一种自然的情感延续,它需要一份彼此的理解与尊重。 如果仅有一方的付出,爱便会失去正确的方向,甚至发展成畸形,最终涂上悲哀的色彩。 有些情感从一开始便走入误区,因为爱而倾心付出,久而久之养成的习惯令有些人觉得拥有对方的关爱是理所应当的。 所以他不再感动,更不会以同样的关爱来回报。 爱,不是等价交换,它没有公平的筹码,但它却宛如一架天平,两端的砝码不等,便会倾斜,差得太大时,便会失去重心。 有人在婚姻的围城里,过得很累,筋疲力尽,但责任与道义感的存在,使他们依旧毅然地支撑下去;有人在婚姻里找到了温馨幸福的真正归属,也许他们的生活并不很富裕,但却拥有最宝贵的财富发自内心的快乐。 其实幸福很简单,有语云:婚姻需要经营。 的确,善于经营者,便会收获幸福;不善于经营者,得到的只能是苦涩的青果。 而这经营婚姻的精髓,就是双方互相的懂得。 爱,是一种美丽却又易逝的昙花,只有用心来浇灌,才能开出芬芳的花朵。 刘若英的《后来》有一句写得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再。 在我们叹息得到的不珍惜,失去方知其宝贵的同时,晏殊在《浣溪沙》里那句不如怜取眼前人是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呢? 生活的琐屑,常常会令我们忽略自己的爱人,我们总会找许多的理由来为自己辩解、开脱。 有些人,甚至做出伤害情感的行为,同时拥有多份情感,还美其名曰:喜新不厌旧。 真正爱一个人,是可以无私地付出,但爱又是具有排他性的,从这个角度说,爱也是自私的。 重情重义的人,是不可能同时爱着两个人的。 人的一生,可以爱多个人,但那绝不会是在同一个阶段。 因为种种原因,不同的阶段,也许会有不同的情感,只要我们用心对待,就能无怨无悔。 生活到底是枯燥的,还是生动有趣的,取决于我们对待人生的态度。 爱就像一串珠子,断了一处,珠子就会掉满一地。 细心呵护,珠子就会灿然发光;漫不经心,珠子就会散落无形。 就如故事中讲到的男子一样,如果他不用心去领悟妻子的一番爱意,那么他是不会去戒掉自己钟爱的香烟的。 心灵火花爱,需要懂得,懂得关心,懂得体贴,懂得一切为爱而应该付出的所有。 唯有懂得,爱情才能情意绵绵;唯有懂得,爱更添温馨无限;唯有懂得,爱方能历久弥新! 发布时间:2024-07-15 09:13:58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