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文摘精选《邀一杯月光下酒》 内容: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多年来,这是父亲生活的常态。 父亲劳作了一天,披着月色回到家,母亲早已把饭菜做好。 此时,父亲喜欢喝点小酒解乏。 他会坐在院子里慢慢地自斟自酌,把一顿晚饭吃得无比悠长诗意。 诗意这样的词,好像与粗糙的父亲有些不搭,不过我觉得没有哪个词比诗意更能表达父亲当时的状态了。 月色很好的晚上,父亲一会儿喝酒,一会儿抬头望望天上的月亮。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样的诗句父亲是知道的,他早年当过授课教师,后来辞了职,办小厂,做生意。 但命运波折,他最终彻底成了在田间劳作的农人,每日面朝黄土背朝天。 虽然父亲没跟我讲过他此生的抱负,但我觉得他年轻时一定也是有宏大理想的,无奈造化弄人,他的那些抱负和理想都成了泡影。 父亲并非效仿诗仙李白,享受月下独酌的浪漫。 他邀一杯月光下酒,主要是消解劳作的困乏。 生活如此艰辛,还好有这样短暂的月光相伴的时光。 一天纵然是苦累交织,邀一杯月光下酒,便会觉得日子里有了美好。 皎皎月光一泻千里,院子里亮堂堂的,地上银白一片。 晚风清凉,虫儿躲在角落里鸣叫着,猫有时会突然跃出来。 夜晚的声响分外鲜明,更显出夜之寂静。 父亲独酌的时候,听着收音机里的评书连播;有时太晚了,评书连播已经播完,他便自己哼着戏词。 不知不觉间,父亲杯中的酒已经喝了一半。 他看看杯中,又抬头望望月亮,再品一下母亲做的下酒菜,最后稍稍停顿一下,若有所思的样子。 这样的时候,他不会再从酒瓶里倒酒,而是拿起旁边的水杯,往酒里倒水。 很快,半杯酒又变成一杯酒了,他开始了又一轮的对月小酌。 待到酒杯里又剩半杯的时候,他再用水把酒杯加满。 如此操作,一杯酒可以悠悠长长地喝下去。 喝到最后,杯中已然淡得没有多少酒味了。 但父亲好像有点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思,依旧喝得津津有味。 早年家庭条件不好,父亲把一杯酒兑水,喝成十杯酒。 后来经济条件改善了,酒可以敞开喝,可父亲依旧喜欢兑水喝。 我觉得倒不是因为父亲节俭吝啬,他喝酒的意趣本不在于酒,所谓醉翁之意不在酒。 他享受的不是酒,应该是邀一杯月光下酒的惬意与自在。 这种方式,在他快乐的时候可以助兴,在他失落的时候又可以疗愈自己。 天下的事,按说种田还是比较好操控的,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但有时也会遇上不好的年景,人的力量太微小,无法对抗自然界的风暴冰雹,所以人生在世永远都会生活在不确定之中。 若是赶上田里收成不好,心情苦闷时,父亲也会喝上一会儿酒。 邀一杯月光下酒,喝着喝着,他就豁然开朗了。 大概觉得人生的悲喜忧欢,就跟月亮的阴晴圆缺一样,不过是寻常事而已。 夜晚喝酒,唯一不妙的是蚊子会来搅局,破坏诗意的氛围。 我在院子里一刻也待不了,父亲却伸着胳膊,带着几分得意说:瞧,我皮糙肉厚,蚊子根本咬不动我,哈哈! 父亲经历了岁月的磨砺,皮肤又老又硬,他却觉得这是值得骄傲的财富。 谁不是在风霜雨雪的侵袭下走向岁月深处的? 邀一杯月光下酒,品一番人生真味。 人世沧桑,有一杯淡酒慰藉风尘,生活就是美好的。 发布时间:2025-08-06 08:30:09 来源:八零生活网 链接:https://www.800185.com/post/10440.html